随着各校陆续揭榜,2010年自主招生考试阶段工作即将结束。从私人渠道了解,女儿所在的学校,有很多人参加了考试,也有一些人获得了自招资格,但是,像女儿一样,申报两所或多所学校,全部通过的,好像只有女儿一个人。先不管学校是否理想,以及将来是否真的就去这两所学校,起码事情本身,被许多朋友羡慕,有的甚至开玩笑,问“你家孩子的自招资格能不能卖一个给我们?”更多的朋友,希望分享经验。就再次说一下点滴体会。
第一,要提早关注。对自主招生认识得比较早,甚至孩子没有上高中,就已经关注此事。因为2007年1月份,曾经陪朋友的孩子到北京参加一次自招考试,算是提前积累了经验。家长对各校自主招生资格的要求要提前一两年就了解,并有意识给孩子创造条件,如参加一些竞赛、征文等。注意:必须是高校承认的那些竞赛或征文。
第二,要合理定位。自招学校的选择,是求稳还是冲高,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也犹豫了很长时间,最后确定了“保底”的指导思想。一是本人比较保守,二是认为目标低容易通过。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女儿学校在本省还算有名气,平均10年出一个省状元,但是与哈三中、大庆铁人等全国知名学校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学校推荐最出色的几名学生,报考北大、人大自招,结果初审都没有过,令我们都很惋惜。
第三,要积极沟通。和老师沟通,和学校领导沟通,争取他们对孩子选择的支持。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同意的。
第四,要时刻跟踪。特别是初审合格到考试之前这段时间最关键,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学校对考试的安排和变化。今年由于教育部的“延迟令”,一些学校考试时间出现变化,一位博友的孩子第二天考试,头一天晚上接到学校电话才知道,能不被动吗?
第五,要科学安排。自招只是一个尝试,不能扰乱孩子正常的学习。自招笔试的试题,要么偏、怪,要么题量极大,一般不用做特殊的准备。如果准备,也只能是面试时的一些时政新闻。我们的经验是,考前一周左右,辅导一下孩子的面试,当然包括方方面面。在行程上也要妥善安排。女儿参加两个自招考试,一个在本省考点,一个在北京,连去带回,只用了三天时间,而且还是朝发夕至的火车,一点没有影响休息。
相关标签:招生考试自主招生考试自主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