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中学校长呼吁高校应多关注偏才怪才

2009-11-24 07:31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记者 杨玉红 钱钰

晚报讯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昨天下午,上海交大张杰校长邀请了沪上近30位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校长召开座谈会,请高中校长对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提建议。座谈会上,交大校方表示,培养创新人才急需创新培养模式,新一轮培养方案明确提出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而高中名校长也呼吁高校更多关注偏才怪才。

校长推荐等自主招生话题日前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不管是直推生也好,自主招生预录取也好,始终绕不过成绩排名硬指标。部分校长也反映,自主招生推行这几年来,高校录用真正意义上的偏才和怪才,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他们认为,自主招生并不是单方面扩大高校自主权,要从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自主创新等方面进行整体思考。

为此,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该校今年有一位高三毕业生邓蓓佳,高中三年,她共申请了19项发明专利,其中有3项发明还无偿转让给了世博局。正是由于她出众的发明创造、探究能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美国的南加州大学一眼就挑中了她。据了解,如果仅凭学业成绩,小邓很可能在激烈的自主招生笔试竞争中被埋没,更别提获得进名校的提前 “入场券”了。

“高校招收一些学习尖子固然不错,但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多关注一些有特殊才能和潜能的学生群体,对这些同学的评价要个性化一些,给予偏才、怪才实实在在的优惠。 ”张校长说。

高校与中学如何联手培养创新人才?不少高中校长反映,如今,“大教授走进中学课堂、小课堂搬进大学堂”就是很好的尝试。现在,上海交大与部分中学联手创办“创新实验班”就颇受学校的欢迎。

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认为,大学应该经常举办一些能够吸引中学生参与的活动,让高中生置身于大学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培养他们的归属感。中学和大学如何衔接,要避开功利性招生的角度,从而真正实现培养的一体化。

“我们希望这种合作能更进一步,例如,中学生如果选修创新实验班的课程,高校能否承认部分学分。”大同中学校长盛雅萍建议说,高中就可以先修掉大学的一部分学分,一方面鼓励中学生投身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在大学做研究,以此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上海中学的唐盛昌校长还建议,对优秀学生还需要理念的引领,大学需要提前介入高中,关注优秀学生的人格培养,并让更多优秀学生认可国内名牌大学的办学理念,主动选择留在国内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