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云平台

揭露常被误读的三大专业

2009-10-16 07:23 来源:易信使 收藏 举报

读中文的出来就是当作家?读行政管理的出来就是当官?读工商管理的出来就是当老板?读师范只能当老师?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政治课?对外汉语就是教外国人上课?读哲学就是思想家?读保险学就是上街拉保险?…… 许多同学带着对专业的憧憬和幻想填报了自己心仪的专业,但往往发现之后所学的东西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想法大相径庭,从而陷入了苦恼的边缘。

误区一: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就是当作家

许多人都在心里默默地编织着一个文学梦,喜欢看青春小说,喜欢在日记本里写下只言片语,从而最终向往中文系的惬意生活。在众人眼里,中文系是才子才女的精神家园,是未来作家的培养基地。实际上,中文系和作家这一职业并无对等关系,中文系的课程里除了写作基础等有限的几门课程以外,并无培养职业写作人才的专业训练。另外,有人总是会问中文系的还有机会出国留学吗?中文系的人还要学英语吗?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源于对汉语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误解。

事实上中文系毕业生中从事创作的人并不多,新闻出版才是传统意义上中文系毕业生的主要出路,但是要知道那是受原来专业分配制度影响的,而且现今很多各高等院校中新闻传播类已经从中文类中剥离而独立,因而中文系毕业生也早已不是毕业当记者占绝对主流了。如果希望本科毕业后就直接选择新闻媒体工作,中文类专业其实有着和新闻传播类专业不同的优势:前者有过硬的笔头功夫,虽然这并不是专业培养的重点,但是你的行文水平会在这一环境的影响下不断提高。这里的行文并不全指那些大家心目中的“文学美”,也包括全文逻辑缜密、对各种信息突出的表达等等,这是因为中文系的学生会接受很好的语言学理论教育和训练;新闻传播类的学生会有更强的传播学理论基础,但是对于本科就业而言,语言功底和传播学功底都是非常受用人单位重视的。

选择中文专业,最好选择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文学、语言学、古典文献学等学科全部覆盖,本科阶段你可以聆听到一些真正专业意义上的课程,开拓眼界。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现在这一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增长很快;古典文献学不甚关注直接就业,往往继续深造是他们的选择方向,有的选择做文化交流工作,例如日本的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此外,中文系其实还可以和计算机相关联,如新兴的“计算语言学”本科的课程主要是语言类课程+软件工程双学位,日后的毕业去向是nec、富士通等。

当然还会有一些中文系学生选择研究类工作,例如文学史研究、文学理论研究、语言学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其实也可以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例如语音学方面的老师和学生曾经和微软合作研究汉语语流音变,事实上就是参加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工作。

中文系毕业生每年都有出国深造的,比如到美国和欧洲的院校读比较文学、东亚研究等专业,获得奖学金的比例也仅次于理工科院系。此外,中文系的学生英语水平也非常重要,尤其那些想要在大城市大公司从事广告策划、市场营销等职业的人更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因为外资企业对外语要求比较高。

小贴士:中文系的汉语言、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如此广博,当作家不需要专业训练,但是成为一个兴趣广泛、知识全面的国学人才,就得在中文系好好历练了。中文系每年都会有毕业大戏呈现,中文系的生活确实丰富多彩。

误区二:社会工作专业毕业以后就是在街道工作的?

首先看一下社会工作专业的主要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心理学、社会福利思想、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政策分析、社会工作行政、社会保障学等。也就是说它主要是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社会调查和组织社会工作的能力。宽泛地讲,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课程大部分都是与人际沟通相关的,主要是和整个社会群体打交道的,微观上说,是处理具体的社会问题的专业人员,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协调人员。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从事社会工作是一项非常崇高和体面的工作,报酬也很不错。而在中国,情况则大大不同,目前社工的薪资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除了每年民政部以公务员等形式招聘的一部分毕业生可以旱涝保收之外,其他职位例如福利院或街道办的社工,其待遇不过和普通护理工作人员差不多,而且,由于人事编制问题,他们的很多户口、住房等都很难解决。所以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往往都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转换到其他行业。

一位在快速消费品公司从事市场拓展工作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说:社会工作人员,相当于政府的雇员。目前,这一新兴专业作为一门职业受到社会的“冷淡”,每年能被民政部录取成为专业社工的本专业学生不过百分之一二,甚至有的学校该专业的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零。更多的人是从事市场、传媒、管理、公关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转往媒体、人力资源管理、保险业等薪水和前景较好的领域。目前我从事市场推广工作,以前社会工作所学的知识不仅没有浪费,反而让我如鱼得水。其他同事大都是经济管理类专业,考虑问题的观点是从利润角度出发,而我是从社会群体角度出发,侧重心理、福利、政策影响等方面,正好弥补了利益角度的不足和局限性。

不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进程加速,社会工作专业的前景也在慢慢明朗化。医院内从事病人心理疏导工作的人员、司法机构处理和疏导家庭纠纷的人员等,均属于社会工作者范围。上海正在实行的“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由政府通过招标,聘请民间服务机构帮助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和问题青少年等边缘人群回归社会等,上述社会工作终究会从民政、司法、卫生等执法系统中剥离出来市场化、社会化这都会提供大量的社会工作机会。此外,海外志愿者团体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就业方向,尤其是那些有具体处理社会问题案例和实践经验的同学有竞争优势。

小贴士:除了社会工作的专业课程,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则是重中之重,因为熟练掌握英语和计算机就相当于拿到了一扇通往更高层次大门的钥匙,等于拥有让你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进可攻,退可守”的武器:如果社工职业发展不顺利,你可以在英语、数学能力强的基础上考研到传播、经济、法律等专业。

误区三: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后就是做公务员的?

首先来讲,公务员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行业,也就是说公务员队伍需要的是各个专业的人,不单独对某些专业。此外,公务员要进行考试,不存在专业对口招录。总的来说,行政管理专业面对的是所有后勤、行政工作,大到政府、跨国公司,小到个体户、创业型公司都需要有相关部门做支持。不同层次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服务的对象不同,高层次的行政管理人才对于政府政策决策、大企业的内部结构都有很强的建议性影响,本科层次的行政管理毕业生从事的主要是基层管理、人力资源具体活动。

行政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门类的一个分支,主要处理行政后勤方面的相关事务,比较宽泛。一个很重要的优势是,行政管理专业的老师往往都身兼政府人员的培训工作,与政府部门和大型国企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因此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学校,尤其是省属综合性大学和重点大学都有机会安排学生在政府机关进行实习。许多同学把握机会,努力熟悉政府工作流程和办事方式、行政文化,为以后考公务员作准备。还有的同学在大型国企的某个部门实习,积累了对某一行业的认识,为以后从事这一行业的工作奠定基础。从行政管理专业就业来看,政府机关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都在各种企业从事人力资源、销售等方面的工作。相比其他专业,行政管理进入政府机关的比例略高,但专业上的优势倒不是十分明显,原因还是许多同学提前接触了政府机关,从一开始就准备好报考公务员这条路,行动的比较早,不同学校行政管理的侧重点不同,综合性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更侧重政治学,比如强调公共政策等方面的课程;师范类大学的行政管理侧重教育管理,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在文教系统有比较多的资源;理工科大学的行政管理强调理性分析和调查研究,往往在决策研究方面有专长;政法类学院的行政管理侧重实用性,国家机构管理方面有特点,往往下面还有具体方向比如监狱管理、公安管理等。国内行政管理比较强的学校有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小贴士:尽早做是否继续深造的打算,如果打算继续深造就选择相关方向比如政治学、国际关系等方面,提前作准备。如果打算就业,则要认真实习,找到自己喜欢的行业和发展方向,努力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