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代表孔子是一个极爱音乐的人,也是最懂得音乐的人。《论语》中记载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八佾》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不仅重视音乐的美,更重视音乐中的善。这善不仅表现在古代圣人的德行事功里,也表现在一个初生的婴儿的纯洁的目光里。西汉刘向的《说苑》里记述一段故事说:"孔子至齐郭门外,遇婴儿,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曰:'趣驱之,趣驱之,韶乐将作'"。他把婴儿纯朴的心灵美比作他素来最敬爱的韶乐,认为这是韶乐所启示的内容。由此可见,孔子推崇的是能反映善与美的音乐,能使心灵受到启示,这也体现了音乐的心理教育功能。孔子晚年曾将三百篇诗整理的能上管弦,而且合于韶武雅颂之音,作为教育内容之一推向社会。
道教的代表人物老子主张"致虚疾,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道学主张"无",是对一切限制的消解---因而走向无限。"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穷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史记?自序》)。道学着手于"无",在真正的自由和平衡中得到的却是无限广阔的"有"。道学这种既辩证又达观的人生哲理,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空灵而终达玄阔的特点。音乐中讲究用散逸的板式、重视休止,且排斥"繁手淫声"而追求"大音希声"正是这种人生哲理的体现。只有"希声"才达"大音",道学的这一音乐思想,与它那"无"中求"有"的哲学是一脉相承的。
庄子论乐,与老子又不同。他主张"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天地》)这是领悟宇宙里"无声之乐",也就是宇宙里最深微的结构型式。在庄子,这最深微的结构和规律也就是他所说的"道",是动的,变化的,像音乐那样,"止之于有穷,流之于无止"。这道和音乐的境界是"逐丛生林,乐而无形,不挥而不曳,幽昏而无声,动于无方,居于窈冥……行流散徙,不主常声。……充满天地,苞裹六极"(《天运》),这道是一个五音繁会的交响乐。是充满了浪漫精神的音乐。
受道家的影响,嵇康提出《声无哀乐论》,认为乐音及其运动形式具有其自然、谐和的本质属性,音乐的性质是"和"。"和"涵盖了大小、单复、高低、慢快、善恶等对应的因素,这些音乐形式上的变化,归根到底,还是统一于"和"。《声无哀乐论》的直接理论基础,是他的养生论。嵇康是从它的养生理论和对社会人生的看法来看待音乐的,认为"乐"与人的养生密切相关,而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个体的情怀超越于具体哀乐的极度自由的"和"的境界。
禅宗是佛教在中国的一个流派。其教义是"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天然佛性,无为解脱"禅宗重视"心性"与"顿悟",认为追求佛境界的人,只要自心洞察,明心见性,便会超凡入圣而成佛果。因此,禅宗音乐思想的特点是"以心感物",认为对于音乐的感受,心性是很重要的。禅宗所谓"一默如雷",主张从沉默处倾听震耳雷鸣,就是靠心的力量,以心听无声,白隐禅师要禅僧去听一只手的声音,就是这个道理。禅宗认为大自然无限空静深广,意境悠远虚静,只要你用心去倾听,就能进入超知性、超功利的精神境界。受禅宗影响的音乐都追求如"万籁此皆寂,唯闻钟磬音"、"此曲弹未半,高堂入空山"一类的所谓"禅境"。
儒、道、释(佛)三大哲学虽然保持着各自的理论体系,在音乐思想上却有一处显而易见的合流---儒学的"德善"、道学的"无"、佛学的"空",都不主张激越、躁动、"繁手淫声"。这便是华夏艺术思想,也包括华夏音乐艺术思想的最本质内核。
相关标签:传统音乐